- 42 -
使 用 说 明 使 用 说 明
YPSICHASSIS YPSICHASSIS
1打开:打开车架之前,去除所有包装纸板(如果有,
不 得 用 刀 片 )。
注意:注意:
_请勿对收车钩提拉和用力超过其最大幅度。 _请勿对收车钩提拉和用力超过其最大幅度。
_请勿将收车钩作为搬运手柄或悬挂重物。_请勿将收车钩作为搬运手柄或悬挂重物。
请勿将手提袋或其他配件挂在它上面。 请勿将手提袋或其他配件挂在它上面。
按下两侧的收车钩,握住两个安插扶手的接口上
端并向其自身方向旋转,直到车架完全展开为止
( f i g _ a )。车 架 打 开( f i g _ b )。发 出 咔 嗒 声 表 示 车
架 正 确 打 开 ,与 扶 手 接 口 连 接 相 对 应 ,见 图 示 。
2安装车轮:将后轮杆插入支撑架杆(fig_a),注意
正 确 朝 向 ,然 后 连 接 后 轮( f i g _ b )直 至 发 出 咔 嗒
声。安装前轮时将其插入相应位置直至发出咔嗒声
( f i g _ c )。
3安装扶手:如图所示将扶手插入相应位置(fig_a)。
完成连接需要按下扶手两侧的小按钮(fig_b)并推
送 扶 手 ,直 至 发 出 咔 嗒 声( f i g _ c )。
4组装置物篮:将置物蓝的布边延着车架前扶手插入
( F i g _ a )。
将置物篮与车架两侧的纽扣系好(fig_b)。
5要完成置物篮前部的连接操作,必须安装附带的固
定片,如图所示(fig_1):将固定片放置在置物篮与
纽 扣 之 间 ,如 图 所 示 ( f i g _ 2 ),并 且 向 下 推 以 完 成 连
接 操 作( f i g _ 3 )。
在置物篮的另一侧重复上述操作。
6推送置物篮布套背面到横杆下(fig.d)。
与车架底部的三个纽扣系好(Fig.e)。
粘贴置物篮内侧的尼龙搭扣,如图所示整理好置物
篮 布 套( F i g . f )。
7关上布套的拉链(fig.g)
将置物篮的纽扣与车架两侧的纽扣系好,完成置物
篮 的 安 装( f i g . h )。
注意!如果未按照图示正确安装,置物篮将无法承
受放进去的重物。
8置物篮的前部可以降低(fig.a)或抬高(fig.b)。
9前轮固定或旋转:如需固定前轮,请逆时针旋转关
闭状态的锁定装置(fig_a)上的小拉杆,如需解锁
车轮,顺时针旋转开放状态的锁定装置上的小拉杆
(fig_b)。在不平整的路面上建议使用前轮固定模
式。
10刹车:按下刹车杆以锁定车架。相反方向操作解锁车
架。
11可延伸扶手:如需调整扶手的延伸长度,延其自身方
向拉动小拉杆(fig_a),然后滑动扶手直至发出咔
嗒 声( f i g _ b )。扶 手 可 以 调 节 多 种 位 置 。
12折叠收纳:固定前轮(fig_a),完全解除把手的延伸
(fig b)。将安全杆向左转动(fig_c)并将车架的
内 侧 手 柄 向 车 身 拉 下( f i g _ d )。
向上抬起扶手直至车架完全折叠(fig_e)。
13为确保正确收车,请检查侧面的收车钩是否正确插
入。折叠起来的推车可独自直立(fig_b)。
运输:将前轮固定,握住扶手,可轻松拖拉(fig_c)。
14如需更加紧凑,可以拆下所有车轮。
拆后轮:按照图示(fig_a)向下拉拉杆并拆下车
轮。
拆前轮:如图示按下卡扣并拆下车轮(fig_b)。
序列号序列号
15在YpsiChassis车架底部具有与生产日期相关的信
息。
_产品名称,生产日期及车架的序号。
在发生顾客投诉时,这些信息必不可少。
使 用 说 明 使 用 说 明
Y P S I S E A T Y P S I S E A T
1打开:在打开YpsiSeat之前,去除所有包装纸板(
如 果 有 ,不 得 用 刀 片 )。
从座椅顶端提拉将座椅打开,直至发出咔嗒声.
2安装到车架上:安装YpsiSeat时应将其置于车架
上 方( f i g _ a ),然 后 用 两 手 向 下 压 至 发 出 咔 嗒 声
( f i g _ b )。
核实YpsiSeat已正确连接。
3YpsiSeat即可以“面向道路”(fig_a)安装,也可
以“ 面 向 妈 妈 ”安 装( f i g _ b )。
安装和拆除之前始终启用车架的刹车。
4从车架上拆除YpsiSeat:如需拆除YpsiSeat,按
下位于车架接口处的小拉杆(fig_a),同时向上抬起
( f i g _ b )。
5安装小靠垫:将侧垫的尼龙搭扣与座垫粘贴。
翻 转减 震 垫 至 正 面 朝 上。
减 震 垫已正确 连 接。
6按压两端打开卡扣并解除连接(Fig.a)。按照图示
打 开 分 腿 部 牵 拉 带 以 便 放 置 减 震 垫( F i g . b )。
7将减震垫放置在座位上,牵拉带留在表面(Fig.a)。
将尼龙搭扣穿过座椅的小开口(Fig.b)粘贴在座椅
下,完成连接。系上两个卡扣(Fig.c)。
8安装黑色小靠垫,包括分腿牵拉带在内(Fig.a),将
两个尼龙搭扣粘贴在座垫下(Fig.b),然后按上按扣
( F i g . c )。
9将侧垫上的按扣与座椅两侧的按扣系好(Fig.a),
完成连接。
小 侧 垫已 正 确安 装。
10前扶手:将前扶手连接到如图所示的两个位置上
( f i g . a )直 至 发 出 咔 嗒 声 。
按下 前 扶 手 两端的 按 钮(fi g _ b)可以将其拆下,也
可以仅按下两个按钮之一(fig_c)从一侧打开前扶
手。
11顶蓬:如需使用顶蓬,拉开顶蓬直至发出咔嗒声,使
其完全打开。
12顶蓬上有加入的布饰,便于从各个位置照看儿童。
打开顶蓬上的拉锁并向前提拉,可以进一步加大顶
蓬。
13将顶蓬连接处延支撑杆上下移动(fig_a),可以改
变 顶 蓬 与 座 椅 之 间 的 距 离( f i g _ b )。
14平躺位:座椅可以有三种倾斜位置,从“坐位”到“
平躺”,还有一个处于两者之间的位置(fig_a)。
在倾斜座椅之前需延伸扶手(Fig.b)。可提拉图示
中的拉杆(fig_c)将座椅从一个位置转换为另一个
位置。
15调节座椅深度:拉开座椅两侧的拉链,可以增加座
椅的深度。
深度增加后,需要将坐垫和小侧垫更换为更大尺寸
(随商品提供的附件图33)。
16调节头枕:可调节为3个高度。调节时需要:
打开座椅靠背上的拉链(Fig.),
解开两侧的尼龙搭扣以便能从靠背上取下(Fig.b),
从 前 面 抽 出 头 枕( F i g . c ),
将尼龙搭扣在所需高度重新插入(Figd)靠背并固
定 。重 新 关 闭 拉 链 。
17保护带的使用和调节:连接卡扣直至发出咔嗒声。
延 其 自 身 方 向 提 拉( 箭 头 1 )以 调 节 与 儿 童 的 贴 敷 程
度 。按 照 图 示( 箭 头 2 )按 压 卡 扣 两 端 即 可 松 解 。
18调节胸带:可调节为2个高度。
调 节 时 需 要 :
在座椅的靠背处打开拉链和2个尼龙搭扣,以便将胸
带 从 座 椅 上 松 解( F i g . a ),
从 前 面 抽 出 胸 带 垫( F i g . b ),
将尼龙搭扣在所需高度重新插入靠背(Fig c),然